首页 > 热点 >

【天天播资讯】100多人薅羊毛被抓

发表时间:2023-06-06 09:34:13 来源:网络

目前有些网民专门搜集各个商家的优惠信息,在网络和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呼吁大家一起来“薅羊毛”,这样的人被称为“羊毛党”。但绝不能使用违法手段去“薅羊毛”!2022年6月份,濮阳市公安机关发现京东电商平台被恶意“薅羊毛”网络诈骗犯罪线索后,迅速成立专案指挥部,抽调全市反诈部门精干力量,全力展开案件侦破工作。目前,3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经过当地法院审理,部分“薅羊毛”的车主因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到九个月不等,缓刑一年,处罚金;软件开发者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100多人薅羊毛被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何谓“薅羊毛”

“薅羊毛”的引申语意为“占便宜”,源自春晚小品。现在主要指网民参与电商开展的一些优惠活动,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商品或服务。目前有些网民专门搜集各个商家的优惠信息,在网络和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呼吁大家一起来“薅羊毛”,这样的人被称为“羊毛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注意!

“薅羊毛”的确不违法

但绝不能使用违法手段去“薅羊毛”!

近日

濮阳市公安局收到

来自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的一封感谢信

对市公安局打掉恶意“薅羊毛”系列电信诈骗团伙

有力保障了该公司的业务安全表示感谢

2022年6月份,濮阳市公安机关发现京东电商平台被恶意“薅羊毛”网络诈骗犯罪线索后,迅速成立专案指挥部,抽调全市反诈部门精干力量,全力展开案件侦破工作。

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该案成功侦破,打掉两个藏匿于濮阳境内的“薅羊毛”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止损190余万元,扣押价值30余万元涉案物资,实现从金主、号商、股东、高级代理到客服、仓管、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的全链条打击。

经查,该犯罪团伙通过黑产软件利用欺骗的方式,大量使用新人优惠券进行恶意套利,套利金额达190余万元。目前,3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里薅一点

那边薅一些

“薅羊毛”的快乐

相信你体验过不少吧

不过

你薅的羊毛可能是违法的

从各地披露的

“薅羊毛”违法案例中

有不少金额都比较低

部分人为了十几元的停车费

几十元的快餐等

走上了犯罪道路

部分犯罪嫌疑人起初认为

自己只是钻了商家规则的“漏洞”

殊不知已经触犯法律

↓↓↓

01

2021年6月,上海一车主为了节省停车费,使用一款不法软件将他人身份信息绑定在自己的车辆上,利用某商场“新会员注册获赠积分,积分可兑换商场停车场一小时停车时间”的活动规则“薅羊毛”。经商场自查,共有120多辆车辆有类似情况,因车主使用非法手段获取商场停车优惠,一年内商场损失了近37万元停车费。

经过当地法院审理,部分“薅羊毛”的车主因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到九个月不等,缓刑一年,处罚金;软件开发者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

即便不使用违法手段

只是利用商家的系统漏洞“薅羊毛”

同样涉嫌违法

有大学生就曾因此被判刑

↓↓↓

02

2018年4月,在校大学生徐某利用肯德基APP客户端和微信客户端之间数据不同步的漏洞,一边下单,一边取消订单,骗取肯德基的套餐兑换券和取餐码。

发现这个漏洞后,徐某不仅自己点餐,还做起了买卖,把用这种方法得到的肯德基套餐通过线上交易软件低价出售给他人,从中非法获利。他还将这个“方法”传授给4名同学,造成肯德基品牌所有者百胜公司损失超过20万元。

最终,涉案5人因犯诈骗罪、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徐汇区人民法院判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所以,即便商家平台存在技术漏洞也不代表可以被非法利用,消费者不能以此作为借口“薅羊毛”逾越法律红线。

据了解,从各部门披露的违法案例看,使用外挂软件“薅羊毛”的风险很大。一方面,部分具有“抢单”功能的外挂软件,违背了公平正义。不仅“抢单”结果可能被判无效,而且软件使用者及开发者都涉嫌违法。另一方面,外挂软件本身不安全。软件中可能暗藏木马病毒窃取使用者的账号密码,造成资金损失。同时,消费者在使用外挂软件抢单时还可能要提供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等于主动将隐私信息提供给不法分子,安全风险极大。

此外,利用刷单的方式“薅羊毛”也不可取。不仅个人涉嫌违法,而且成为网络黑灰产业链的同谋者。

在商家推出的各类促销活动中

消费者通过合法方式获取优惠是合法有效的

但如果通过非法手段“占便宜”

不仅违背了公平正义

破坏了网络安全

更是违法犯罪行为

将会受到法律惩罚

100多人薅羊毛被抓相关阅读:

利用网购“薅羊毛”,90后女网红落网,刑拘!

网购是不少人购物的首选方式,

特别是“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条款,

让很多买家少了后顾之忧。

可有人却动起了歪心思。

前不久,

90后女子樊某网购大量

衣服、化妆品、包包等商品,

利用“7天无理由退货”的服务规定

申请全额退款却少退商品,

骗取商家货品留作自用,

直到事情败露被警方抓获。

近日,在临平经营电商的赵女士(化名)

向临平公安东湖派出所报警:

有人在网购平台通过退款骗取货品

给公司造成了2万余元的损失。

接警后,

东湖派出所会同犯罪打击部迅速响应。

经过缜密的侦查,

很快确定嫌疑人系樊某。

4月10日,在广西警方的协助下,

办案民警跨越1500公里

对嫌疑人实施抓捕。

民警在前往嫌疑人落脚点途中

敏锐地发现小区路边一名女子

与嫌疑人樊某非常相像。

民警上前出示证件后,核对其身份,

发现她正是嫌疑人樊某,

遂成功将其抓获。

经审查,樊某没有固定工作,

日常活跃于短视频社交平台,

与粉丝互动频繁,

是当地一名生活精致的“网红”。

2022年9月,

樊某在一家网店下单了两件衣物,

她选择申请退款,

但只给商家寄回一件,

没想到竟然收到了全额退款。

樊某欣喜,

是不是可以“如法炮制”?

她似乎找到了财富密码,

自2022年9月至今年3月期间,

她在多个购物平台“疯狂”下单

服装、化妆品、包、鞋子……

她以“多买少退”的方式

赚取商家货品

直至被民警抓获时,

涉案金额竟高达20余万元!

民警前往樊某住所,

映入眼帘的是堆放满屋的货品。

民警立刻清点赃物,

并连夜对嫌疑人开展审讯。

据嫌疑人交代,

自己是一名90后网红,

平时热衷于网购,

本想“薅羊毛”赚点小便宜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没想到后来“上头”了,越陷越深,

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目前嫌疑人樊某因涉嫌诈骗

被临平区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转自:杭州日报(通讯员 汪泽睿 代星 记者 钟玮)

来源: 青年观察家

最近更新